找到相关内容68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境与诗情(3)

      禅境与诗情(3)  李杏邨  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;  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。  --柳宗元  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;  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  --韦应物  多情却似总无情,惟觉樽前笑不成;  蜡烛有心还惜别,替人垂泪到天明。  --杜牧  闲来始觉诸缘静,悟后方知万物齐;  最是唤人亲切处,五更梦破一声鸡。  ——憨山德清  至晚小麦,(临济义玄)曰:“有时夺人...

    李杏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5364014.html
  • 禅境与诗情(1)

    禅境与诗情(1)  李杏邨  举僧问巴陵:“如何是吹毛剑?”陵云:“珊瑚枝枝撑著月。”  《碧岩录》卷十  巴陵是云门文偃的法嗣,为云门尊宿之一,他参禅悟道,承袭云门的家风,以峻拔紧俏见长。关于云门的家风,湛然居士(字万松老人万寿语录)说:“云门之中,明者明之于紧俏,昧者昧之于识情。”“昧之于识情”就是“搬弄识神影子”。换句话说,修道人在情识里兜圈子,等于迷真逐妄,要想见道,犹如雾里观花,终隔一...

    李杏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5064012.html
  • “不明禅理”之“须了禅境

    “不明禅理”之“须了禅境”   禅宗的大德高僧常以诗偈来表达自己的悟境,可惜,后来一些文字诗僧,也竞相仿效,吟山讽水,与悟道人的禅诗有天壤之别。一些不明禅理的人,看到禅诗中的淡泊无为、寂寥闲适的思想...。”  这是一首抒写自心禅悦境界的诗,万缘放下,寂然无侣,不生贪著的“闲人”境界从自心中流出,而不是靠外界环境来创造禅境的。永嘉禅师说:“常独行,常独步,达者同游涅槃路,”即此是“不是闲人闲不得,闲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04856252.html
  • 刘寿南:欣赏禅诗,须了禅境

    不生贪著的“闲人”境界从自心中流出,而不是靠外界环境来创造禅境的。永嘉禅师说:“常独行,常独步,达者同游涅槃路,”即此是“不是闲人闲不得,闲人不是等闲人”,。已不被尘境所惑的如如境界。  虚云和尚...欲识佛去处,只个语声是”。  有的禅诗更是令人觉得玄乎其玄,如傅大士的:“空手把锄头,步行骑水牛。人在桥上过,桥流水不流,”因为一般人常被物所转,心随境变,所以就难以理解无人我法执之禅境,如梦中之人,...

    刘寿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41055450.html
  • 画家陈放为韶关南华禅寺创作画作“禅境南华”(图)

    画作“禅境南华” 2009年12月8日,著名画家陈放历时68天为广东韶关南华禅寺创作的画作“禅境南华”完成。 12月8日上午12时,记者在南华禅寺多宝阁的墙上见到了这幅名为“禅境南华”的水墨画,画家陈放正在做最后的点彩落墨。 整幅画作长12米,宽3.5米,大气恢弘,浓墨淡彩中渲染出南华禅寺的庄严与宁静,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禅意。特别是最后添上的几只飞鸟,犹如神来之笔,刹那间让画面静中有动,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资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12/14174595156.html
  • 茶香、诗意与禅境——虚云和尚咏茶诗给我们的启示

      茶香、诗意与禅境——虚云和尚咏茶诗给我们的启示   梁圣心   茶叶最早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是在中国,并逐渐升华为一种文化的载体,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,种茶、制茶的技术和...恢复了“冠世绝境”的唐代旧观,而其一生爱茶,以茶结缘,以茶喻禅,以茶弘法,在其存世的十四首珍贵的茶诗中可以管见。从而引出茶香,诗意和禅境的同一与差异。   茶香、诗意与禅境同一于默言   元稹之《...

    梁圣心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394079.html
  • 山水诗情,佛理禅机——王维山水诗禅境初探

    山水诗情,佛理禅机——王维山水诗禅境初探  作者:石彦军  【内容摘要】 王维因其“清淡悠远、空寂超旷”的山水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“诗佛”之美誉,其诗“欲吐而不露”的含蓄美以及“空灵明秀”的境界美是他把禅学理念演化为自己诗歌创作的指导思想、把禅人参禅悟道的某些方式引进诗歌创作的结果。王维以禅宗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人生,用一种恬静的心态,以诗境来表现禅境,从而使其山水诗歌显示出幽然的佛光禅影。本文试就...

    石彦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5162024.html
  • 直从佛法演书法 且以禅境超艺境----弘一大师晚年书法鉴赏之管见

    直从佛法演书法 且以禅境超艺境----弘一大师晚年书法鉴赏之管见   作者:张一德   弘一大师书法精严净妙,世所崇仰。弘一大师的书风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:即出家前、出家后和五十岁以后。出家前,...十分的进步”。这里他干脆把书法与佛法、学书与学佛完全看作一回事了。“难怪当时的人们总是带着三分佛陀七分艺术的眼光去看他。他说禅时往往借助艺术的手段把禅境延伸到艺境,使听者感到既生动又容易理解;说艺术...

    张一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4466982.html
  • 范古农答:何谓八背舍。

    问:何谓八背舍。   范古农答:一者内有色相(白骨人)外观色,(八种色光普照)是背弃欲界舍初禅境也。二者内无色相外观色,是背舍二禅境也。三者净(色光清净)背舍,即背舍三四禅境。四者虚空处背舍。五者识处背舍。六者不用处(无所有处)背舍。七者非想非非想处背舍。八者灭受想背舍。修此禅者,能于四禅四定背弃不著而成出世间法也。

    范古农

    |范古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7135112759.html
  • 1400米高大佛将亮相《禅宗少林·音乐大典》

      大型实景演出《禅宗少林·音乐大典》将于2009年3月10日再次精彩亮相。据悉,1400米高大佛今年将与观众见面。   据介绍,为了使观众能够更好的体会佛家禅境,在演出尾声部分,主创人员曾设计了一尊高1400米的大佛,但由于灯光等技术原因,观众一直无缘见到这尊大佛。去年经过技术人员无数次的实验,与之相配套的光电等技术特效已设计完成,大佛效果已初步显现,观众有望在今年的演出中看到这尊佛像。

    佚名

    |大佛|禅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3/09025036223.html